隆盛镇 - 乡镇概况

2007年来,镇党委、政府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,坚持科学发展观,充分发挥自身的区域优势,紧紧抓住历史的发展机遇,统一规划,壮大支撑产业,明确提出了“以特色产业为依托、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、以构建和谐隆盛为目标”的工作思路。
隆盛镇以发展支撑产业、推进土地向业主集中、中心村建设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有序开展,全镇政治稳定,社会经济等各项事业正又快又好发展。
隆盛镇 - 乡镇优势

隆盛镇境内有公路里程15公里,机耕道123公里;机动车65辆,其中:公共汽车6辆、私营汽车59辆。有程控电话450门,已村村通电话。投资100万元新建邮电大楼,安装程控电话100门;投资40万元新建城关医院住院部;投资22万元整治丰收水库渠道3.4公里和大桥村过水隧道,石渠化堰塘17口,新建抽水站2座;投资40万元新建石佛学校初中部教学大楼。1999年,投资40万元整治九龙滩灌渠铁岭村引水支渠3200米,改造盘石至大桥、新开村村道路(碎石化)3.62公里。镇街道1150米,街道房屋面积1220平方米,铺面480间。1998年,投资20万元新建住房5000平方米。1999年投资6万元浇筑街道与火车站水泥路面100米。
隆盛镇 - 领导分工

马志成:党委副书记、镇长,主持政府全面工作,主管招商引资工作。
刘发:党委副书记、纪委书记、人大副主席,协助书记主抓党务、纪检、人大、宣传、信访、群团等工作,分管党政办公室,负责铁路建设征地拆迁工作。兴隆社区、泉水沟村驻片领导。
沈玉秀:党委委员、副镇长,协助镇长主抓民政、计生等工作。分管社会事业与计划生育办公室。白果湾村、新开村驻片领导。
张程:党委委员、副镇长,协助书记、镇长主抓武装、人防、政法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、司法、人民调解、优抚、安全、交通、劳动保障、文教卫生、广播、事管中心等工作。石竹村、松柏村驻片领导。
李远志:党委委员、副镇长,协助镇长分管农业、农村工作,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工作,科技工作,招商引资工作等。分管经济发展办公室。黄桷垭村、茅庵塘村驻片领导。
陈开洪:党委委员,协助镇长主抓国土、村镇建设、场镇管理、机关内务等工作。分管城乡建设管理办公室。负责铁路征地拆迁工作。古顶村驻片领导。
罗兴斌:党委委员、镇长助理,协助镇长主抓财政、财贸工作。分管财政所。负责丰收村新农村建设工作。丰收村驻片领导。
青云忠:镇长助理,负责丰收村新农村建设工作。
赖强:镇长助理,负责黄桷垭村新农村建设工作。
隆盛镇 - 机构职能

经济发展办公室负责辖区城乡一体化工作;负责招商引资、对外开放及经济工作;负责辖区产业规划、管理、开发及科技发展工作;负责辖区安全生产工作;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。
社会事业与计划生育办公室负责辖区的教育、公共卫生、文化体育、广播电视、民政、救灾、劳动与社会保障、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工作;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。
城乡建设管理办公室负责辖区城乡建设规划、管理工作;负责辖区城镇、交通、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、管理工作;负责辖区房屋建设、管理工作;负责对辖区市容、环境卫生、园林、绿化、环保依法进行管理和监督;负责辖区防火、防灾、防汛、防震等工作;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。
财政所负责辖区的财政收支、农村经营管理、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的管理工作;监督检查财经纪律执行情况等;协助有关部门开展工商、税务、物价等检查、监督工作;负责辖区的统计工作;承办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。
隆盛镇 - 四川省大英县隆盛镇

1951年7月建隆盛乡,1985年7月建隆盛镇,均隶属于篷溪县隆盛区辖,又称星光,1992年9月撤区并隆盛、永前、石门(光明)、同心、民主乡建隆盛镇,辖隆盛、永前、石门(光明)、同心、民主总支(办事处),1997年12月大英建县,隶属大英县辖。全镇有50个行政村,两个街道居委会,519个社。
地理环境
隆盛镇位于川中遂宁市西部,地处东径105°21′,北纬30°36′,东接回马镇,南邻遂宁桂花镇,西靠大英县金元乡,北依射洪县明星镇,境内成南高速路、达成铁路、罗桂公路由东至西穿境而过,幅员面积106.5平方公里。隆盛镇位于四川东,北部郪江中下游,除沿郪江两岸是冲积土属的坝地而外,其余均为红棕紫泥土属的中浅丘沟地,除郪江河流外还有黄腊溪和胭脂溪贯穿境内。现有耕地3750公顷,其中林地3034.2公顷,人均耕地0.7亩。整个镇属川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,一年中四季分明,气候温和,雨量充沛,日平均温度为17.5℃,年平均降雨量为925毫米,无霜期为298天。其光热条件好,气候宜人,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,主导风向为西北风。郪江河平均流量为9.97m3/秒,最大流量为1984m3/秒,枯水季节流量为0,二十年一遇洪水位为299米。
人口民族
隆盛镇由原隆盛镇合隆盛、永前、民主、同心、石门五个总支而成,共辖50个行政村,2个居委会、519个农业合作社,2007年全镇总人口为87084人,其中非农业人口16000人,农业人口71084人。
优势资源
全镇地属浅丘,土壤系蓬莱本组成土母质,土质肥沃,宜种性广,主产粮食、棉花、油菜、水果、大豆、蔬菜。境内有较为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,国家曾先后钻井32口进行开采,现有7口在生产。妻江横贯其境并在沿岸建有120余处电力提灌站;有2条人民渠支渠,3座200万方级水库,有一座750KW级水力发电站,境内有两条高速公路(遂回、成南高速)和一条铁路线(达成线)和一条在建高速铁路线,有省道罗桂路。
小城镇建设
拥有日供水2000吨自来水厂一座,750KW发电站一座,旧镇区改造基本完毕,路灯改造完毕,有综合市场3座,中国联通、中国移动、中国电信网络覆盖全镇,通讯并入市网,村村通马路,村村通电力(电网改造完毕),村村通电话及闭路信号。
隆盛镇 - 广西北流市隆盛镇

隆盛镇是广西著名的“荔枝之乡”、“陶瓷之乡”、“建筑之乡”、“水稻高产之乡”。主要产品有兽药、日用瓷、炮竹、罐头、食品、皮革、皮件、农机、毛织等。其中,日用瓷、毛纺、皮革制品出口日本、欧洲等。
隆盛镇历史悠久,是北流市五大古镇之一,镇区平坡村早在唐总章元年(668年)至宋开宝五年(972年)曾为鹅石县县治所在地。明清年间,由于经济繁荣,生意兴隆,故名隆盛,一直沿袭至今。1984年设隆盛镇。
隆盛镇2003年10月被确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小康示范镇。南禄村、中和村的新村建设已形成规模。中和村新建成主街道7条,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,集贸市场2个,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,农历逢“二、五、八”日为中和圩圩日。经济建设快速发展,各项事业不断进步。全镇以精通集团为代表的民营企业迅速崛起,2002年度全镇工农业总产值39120万元,财政税收647.3万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2486元。经济作物以荔枝、龙眼、蚕桑、香蕉、八角、玉桂为主,2002年荔枝产量达1500万公斤。荔枝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北流各镇首位。其中香圩村大新组有1株冰糖荔,核小如绿豆,单果重48―52克,肉透明,似凝脂,入口有蜜味,异常甜香,含糖度为23―24度,为荔枝极品。
天堂山位于隆盛镇与容县界上,主峰望军顶海拔1274米,为桂东南第二高峰,以奇松、奇山而出名。龙虎寨(俗称龙虎石)位于隆盛镇平坡村与新丰镇界上,山尾像龙,山头像虎而得名,有奇峰、窄道,风光旖旎,与峨公石、峨母石并称为隆盛“三石”,呈品字型分布,实为壮观。[1]